close

  製圖/王曉芬
 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昨天發佈了“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”,該指數通過對26個大中型城市的便利店發展情況的四個重要指標綜合分析後得出。其中,深圳排名第一,上海排名第六位。但上海的便利店增長速度卻為-5.0%,這也是26個評估的城市中唯一負增長的城市,表明上海便利店的市場競爭最為激烈。
  滬每3000人擁有一家店
  從這次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佈的“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”來看,該指數對全國26個大中型城市的便利店增長率、飽和度、24小時營業時間和政策支持力度四個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,得出了這些城市的便利店指數排名。其中,深圳、東莞、太原名列前三,上海列第6位。
  有報告顯示,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是人均擁有便利店數量最多的國家和地區:每2800個日本人擁有一家便利店;臺灣地區每2000人擁有一家便利店。從本次統計結果看,我國便利店的飽和度還處於較低水平。
  上海便利店發展水平較高,平均每3000人就擁有一家便利店。但從總體看,大部分城市在5000人/店以上的水平,有的城市每2萬人甚至3萬人才擁有一家便利店。
  高額房租成發展瓶頸
  在上海,5000多家便利店正在經歷一輪殘酷的洗牌。便利店是一個便利、利民的商業形態,通常稱之為“五分鐘商業”,大多以居民小區為依托,市民從家裡步行5分鐘就能達到。上海市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亮認為,上海的便利店眼下麵臨兩大困境。
  一個是高額房租帶來的壓力。現在的連鎖便利店經營場所,幾乎都是租賃而來。與大賣場或大型商業項目可簽約10年甚至20年不同,一般的便利店都只能簽約5年。一旦租約到期,房東必然漲價,漲價幅度至少在50%到100%之間。
  第二,人力成本越來越高,這對原本就是微利行業的便利店來說也產生了不小的壓力。過去,連鎖便利店能夠迅速擴張盈利,它是通過後臺統一採購配送,以規模來壓縮成本和空間,但盈利空間逐漸被人力成本以及高房租所侵蝕。目前,一些企業所謂採取的戰略調整,就是將店開到越來越遠的郊區,但隨著郊區商業的成熟,又會面臨同樣的問題。
  據相關數據顯示,2012年左右,申城便利店6400餘家。如今已減少近1000家。為避免開店過於密集,上海市商務部門曾經也有過建議,在同一路段上,100米內不要開設兩家便利店,推動行業合理有序競爭。汪亮說,但目前是市場經濟,這樣的軟性建議難以作為參照。
  各店積極轉型尋出路
  為了能夠在無情的行業洗牌中存活下來,一些便利連鎖店也在積極轉型。全家、羅森將目標瞄準白領群“開闢疆土”,推出便利午餐,抓住這一群體的消費需求。300多家上海全家便利店成為亞馬遜中國的自提點。消費者在亞馬遜中國下單後的第二天,包裹就能配送至用戶指定的全家門店,且支持貨到付款。
  近日,京東也宣佈在全國15餘座城市與上萬家便利店進行“O2O”合作,其中就包括上海常見的快客、良友等連鎖便利店品牌。消費者借用電商的網絡平臺,通過地址定位,尋找離自己最近的便利店,進行網上購物下單,可以選擇“1小時達到”、“定時到達”、“極速到達”等。比如你正在炒菜,發現鹽沒了,趕緊上網選擇家門口的超市下單,配送模式選擇極速到達,在不影響你做菜餚時,就可以在家坐等上門了。這一模式將逐步打破傳統零售門店的經營形態。
  同樣,記者在農工商集團的官方微博上也看到這樣的聲明:從本月起,在天貓或淘寶網購,挑選喜歡的商品後立即購買,然後選擇“使用代收包裹”服務,找到最方便的好德便利或可的便利門店,完成訂單支付,就可以憑手機短信密碼到指定門店取包裹。
  [案例]
  方圓200米開了5家便利店、超市
  上海是最早出現便利店的城市之一。周小姐家住虹口區廣中路株洲路,附近有多個大型居住區,人口密集。據她介紹,小區方圓不過200米的地方,就有可的、好德、伍緣、華聯、世紀聯華等多家便利店和超市。幾乎附近每個小區門口都有一個到兩個便利店。
  “以我家為例,門口有一個華聯超市,不過50米的地方還有個伍緣商店。 ”周小姐說,兩家店一開始還錯位經營,華聯種類更多,而伍緣則更實惠。可沒過多久,伍緣的低價競爭策略似乎就維持不下去了,隨後便關門了。與伍緣店相距不過幾百米的地方,另外兩家便利超市也相繼在競爭中敗下陣來。
  (原標題:便利店總量負增長的只有上海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y19dylfl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